1. 引言
贵州位于云贵高原的东南侧,秋冬季影响贵州的冷空气,受地形的阻挡,很难翻越高山,进入云南中部,这使在云贵间经常形成一条准静止锋。贵州大范围锋面雾的出现与云贵静止锋的存在密切相关,暖湿空气爬升到冷的下垫面上,冷暖空气的交汇在近地面形成饱和。
Tardif等 [1] 分析纽约雨雾,指出雨雾发生时在近地层强逆温层中有弱的降水出现;杨静等 [2] 指出,贵州秋冬季雾经常出现在云贵静止锋后冷区一侧。崔庭等 [3] 分析发现锋面发生时低层空气潮湿,低层有逆温,锋区附近有弱的上升运动。刘开宇等 [4] 对贵阳机场一次锋面雾的研究表明,锋面雾发生在云贵静止锋减弱阶段。杨静等 [5] 还研究发现锋面雾伴有低温阴雨现象,云层浅薄。
以上研究主要针对贵州区域内锋面雾的分布体征和发生规律,对于机场单点锋面雾的气候特征研究较少。贵阳机场在秋冬季受静止锋影响常出现低云天气,若低云再配合锋面雾天气出现,对航班的正常性和飞行安全影响极大,为了研究机场锋面雾的生消机制和发生规律,本文对机场2010~2021年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。标准如下:1) 观测报告中能见度小于1000米,且记录有雾;2) 有云贵准静止锋;3) 雾发生前后,机场有弱降水出现,或者周边站点有降水出现;4) 雾发生前后,天空满天云且云高低于120米。若上述条件均满足,则判断天气为锋面雾。
2. 锋面雾气候特征分析
2010年至2021年,贵阳机场共出现锋面雾47次,如图1所示,统计时一日内若出现两次锋面雾天气,则日数记为1次,因此共锋面雾出现日数共44日,年平均3.6日,2018年到2021年未出现锋面雾,2012年日数最多,为13日,从2013年至2017年发生日数较为接近,为3~5日,锋面雾发生的年际变化差异大,与低云日数(年平均45.5日 [6])相比,其发生次数偏少,这是因为锋面雾发生时的天气系统位置和气象要素配合要求更高。
对锋面雾累年各月出现日数统计,如图2(a)所示,锋面雾出现在10月至次年5月之间,2月发生日数最多,13日,1月、12月次之,为8日,6~9月在近12年间从未出现锋面雾。从各季分布看出,如图2(b)所示,冬季锋面雾发生次数最多,为32次,春秋两季发生次数接近,为8次、7次,但与冬季相比明显偏少,可见贵阳机场的锋面雾主要发生在冬季,这与冬季冷空气和静止锋活跃有关。
Figure 1. The inter-annual change of front fog days from 2010 to 2021 at Guiyang Airport (unit: day)
图1. 2010~2021年贵阳机场锋面雾日数年际变化(单位:日)
(a) (b)
Figure 2. Number of days and times of front fog in each month and season of the year; (a) Number of days of frontal fog occurrence in each month of the year (unit: days); (b) Number of occurrences of frontal fog by season (unit: times)
图2. 累年各月、各季锋面雾出现日数、次数;(a) 累年各月锋面雾出现日数(单位:日);(b) 各季锋面雾发生次数(单位:次)
3. 锋面雾生消及影响时间分析
分析贵阳机场锋面雾生消时间,统计时每三小时为一个时段计算发生次数(如表1所示)。一日内,锋面雾在10~12时从未发生过,4~9时其最容易出现,共有26次。13~15时、16~18时、19~21时锋面雾也较容易出现,这点与辐射雾明显不同,夜间22时之后锋面雾较少发生。
锋面雾消散时间,与发生时间差异较大,一日内任何时间均有可能消散。7~9时、10~12时是其最易消散的时段,分别有11、12个个例在此时间消散。10~12时不是锋面雾发生时段,但却是其最易消散的时段。22时~06时消散的个例最少。生消时间的气候特征与造成锋面雾的热低压日变化规律有关,一般而言,热低压上午开始增强,中午后发展最强,在其发展过程中原本位于贵州西部的静止锋会倒退到贵阳附近,当静止锋位于机场附近时,云高和能见度均较差,热低压继续发展,静止锋继续东退,贵阳机场受锋前偏南气流影响,天气转好,云高和能见度抬升。而在夜间热低压强度减弱,静止锋会西进,机场受锋面或其后部的冷空气影响,云高和能见度开始降低。因此,贵阳机场的锋面雾最易出现时段一是清晨,二是午后至傍晚,而其消散时间多为中午时分。
Table 1. The statistics on the generation and dissipation period of the frontal fog
表1. 锋面雾生成、消散发生时段统计
统计锋面雾持续时间,如图3所示,锋面雾持续时间最长为17小时,仅出现一次,8至8.5小时出现四次,锋面雾一旦出现只要其影响系统维持,大雾天气就会继续维持。但持续时间以1~4小时最多,共33次,占样本总数的70%,其中持续时间3小时的个例最多,共出现8次。总之,锋面雾有长时间维持的可能性,但大部分个例的持续时间较短,这也是因为机场的锋面雾主要是在静止锋进退时发生的。
Figure 3. The occurrences number of the duration about the front fog (abscissa is the duration, unit: hours; the ordinate is the number of occurrences, unit: times)
图3. 锋面雾持续时间出现次数(横坐标为持续时间,单位:小时;纵坐标为出现次数,单位:次)
4. 锋面雾发生时气象要素特征及逆温层分析
贵阳机场发生锋面雾时,气压差在1~2 hPa之间(仅有一次个例,气压差5 hPa),较稳定的气压利于锋面雾的形成和维持。锋面雾形成时场面气压值在870~890 hPa之间,年平均878 hPa,秋季平均为881 hPa,春季为875 hPa,冬季为878 hPa。
为进一步了解机场出现锋面雾的垂直结构,对47个个例的贵阳站探空资料进行分析(表2),分析时将高空温度露点差(T-Td)小于5℃的高度定云顶高 [7],锋面雾发生时,云顶高度总体偏低,云层浅薄,年平均在710 hPa,接近700 hPa,秋季高度为675 hPa,春季为655 hPa,冬季为730 hPa,云高各个季节的差异较大,冬季高度最低。
根据崔庭等人 [3] 的研究,认为锋面雾发生时常有逆温层出现,对47个例的逆温层进行分析,有45个个例存在逆温层,占样本数的96%,有10个个例有2~3层逆温层。
逆温顶平均高度为773 hPa,低于平均云顶高度,其中秋季高度为746 hPa,春季为793 hPa,冬季为778 hPa,与云高相比,逆温层高度三个季节差异不大,且其高度均在云顶之下。从逆温厚度看,平均厚度为43 hPa,其中秋季为29 hPa,春季为32 hPa,冬季为49 hPa,冬季逆温层最厚,春季次之,秋季最薄。逆温层顶温度均大于0℃,平均为6.95℃,冬季6.28℃,春季8℃,秋季9.14℃。
发生锋面雾时,地面相对湿度均在90%以上,温度露点差 ≤ 1℃,地面水汽充沛饱和。地面气温平均为6.17℃ (年平均气温15.1℃),冬季平均温度为3.84℃ (平均5.9℃),春季为10.87℃ (平均15.6℃),秋季为11.43℃ (平均16.1℃),发生锋面雾时气温偏低。由锋面雾当日的气象报文可知,天气发生前后均出现了弱降水。结合对垂直层结的分析可知,在西南低空急流的作用下,暖湿气流沿着锋面爬升,使得锋区出现锋面弱降水。综上可知,锋面雾在垂直结构上具有边界层较强锋面逆温结构,具有低温特点,并伴有锋面降水,表现为雨雾共生特征。
Table 2.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version layer and cloud height about frontal fog
表2. 锋面雾逆温层特征及云高
5. 锋面雾发生时天气形势
分析地面和高空资料,天气系统发生规律如表3所示:
Table 3. Statistics of weather system about front fog at all levels at Guiyang Airport from 2010 to 2021
表3. 2010年~2021年贵阳机场锋面雾各层次天气系统统计
在500 hPa上,53%的过程在高原南部80˚E~100˚E有南支槽出现,我省受高空槽前西南气流影响。平直偏西气流影响的有14次,占过程总数的30%,受西北气流影响的仅有8次,占过程总数的17%。
700 hPa层次上,85%以上的过程均为西南急流或西南气流,切变过境和偏北汽流影响最少,仅3次和4次。可见发生锋面雾时700 hPa的主要影响系统是西南急流或西南气流,有助于暖湿气流的输送,形成逆温层并提供低层的水汽。
在850 hPa主要是偏南气流、切变线影响。切变线影响次数最多,24次,占总数的51%;偏南气流21次,占总数的44%;仅有2次过程出现偏北气流。
地面形势为,发生锋面雾天气时均有静止锋存在。主要影响是中部静止锋型,静止锋位于贵州中部,出现40次,占总数的85%。西部静止锋型,机场受锋后地面辐合线影响,出现7次,占总数的15%。
贵阳机场发生锋面雾时的天气形势配置结构如图4所示,500 hPa上空有南支槽,贵州主要受槽前西南气流控制,南支槽距离贵州较远,上升运动弱;700 hPa有西南急流,贵州受强盛的西南暖湿气流影响;850 hPa主要受切变线影响;地面有静止锋,冷空气强度弱,当静止锋或锋后的地面辐合线位于机场附近时云高和能见度均较差。
Figure 4. The typical weather system map of front fog at Guiyang Airport
图4. 贵阳机场锋面雾天气典型天气系统配置图
6. 结论
利用2010~2021年的资料,统计分析了贵阳机场锋面雾的气候特征、气象要素、逆温以及天气形势特点,结论如下。
1) 锋面雾年平均3.6日,出现在10月至次年5月之间,2月发生日数最多。
2) 一日内,4~9时锋面雾最易生成。在任何时间均有可能消散,7~12时最易消散。持续时间以1~4小时居多。
3) 发生锋面雾时,气压差在1~2 hPa之间,场面气压平均为878 hPa。云顶高度平均在710 hPa。96%的个例有逆温层,逆温顶平均高度为773 hPa,厚度为43 hPa,平均温度为6.95℃。
4) 锋面雾发生时,地面水汽充沛,具有低温特点,并伴有锋面降水。
5) 主要影响系统为,500 hPa、700 hPa西南气流,850 hPa切变线和地面静止锋。当静止锋或地面辐合线位于机场附近时云高和能见度均较差。